微信扫码

  • 暂无联系客服
  • 13605382392
< >
网站首页 >新闻中心 > 公司动态

肥城市新城街道:雕出传承,刻出匠心

分享到:
点击次数:57 更新时间:2024年03月24日12:50:18 打印此页 关闭

走进肥城市新城街道辖区内泰山桃木王总部,一件《财富如意 财富兔出》桃木摆件格外显眼。该摆件将桃木雕刻与兔子形象相结合,原材料为肥城境内独有的佛桃木,整件作品以传统平面浮雕为基本雕刻技法,包括浅浮雕、深浮雕、高浮雕、多层叠雕等手法精雕细刻而成。


据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桃木雕刻民俗代表性传承人王来新了解到,该作品以兔子、葫芦为主体,以元宝、铜钱为配饰。兔子手中抱有一柄如意,寓意吉祥如意。后面为葫芦造型,雕刻有回字纹图案,取圆满通融之意;中间刻有福字,寓意福气满满。葫芦谐音“福禄”,有福禄安康、福寿双全的寓意。


王来新,老字号掌门人、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、齐鲁工匠。1967年生于新城街道巧山村,自小受家庭的熏陶,酷爱桃木雕刻,在祖父王慎法和父亲王俊杰的影响下刻苦学艺,并在桃木雕刻技法等方面做了创新性突破。2001年初,王来新成立了山东省第一家桃木工艺品生产厂。

好事总多磨,桃木雕刻出来的工艺品时间久了,开裂、变形、虫蛀等种种问题接踵而来。面对这些问题,他日夜思索并不断的向行业专家请教,一次次的做实验,经过了一年多的研究、试验最后终于成功,把桃木进行熏、蒸、煮等数道工序后,在经过板材加工,最后雕刻出来的桃木工艺品不开裂、不变形、不虫蛀,一件件桃木工艺品绽放光彩。桃木工艺品的开发成功,使古老的桃木获得了新生,埋藏了千年的桃木雕刻工艺重现辉煌,当年就销售了上万件桃木工艺品。

经过几年发展,行业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,但是没什么突破,经过外出考察、潜心思索及上级指点,发现桃木工艺品虽然好,但是品种太单一,只局限于桃木剑之类的辟邪产品。他于是大胆构思,精细推敲,设计制作出带有美好寓意的作品——桃木如意。之后又成功研制出桃木摆件、十二生肖、挂件饰品、文具家具等,现已形成20大系列,3000余种桃木工艺品。使得桃木工艺品一下子丰富起来,客人有了更多选择,各式各样的工艺品让每一位来桃乡的客人都爱不释手。2016年8月,“泰山桃木王”桃木掐丝珐琅工艺申请了国家外观专利30余项、版权登记600多项,在央视《魅力中国城》《匠人匠心》等栏目中受邀作了专题报道。

为适应市场化、产业化趋势,作为会长单位的中大桃木制品厂率先购进了现代雕刻设备,使得产值增加近千万元。并帮助其他厂商培训了近百人的数控雕刻机操作人员,与此同时也积极帮助二十多家会员企业解决资金问题,经王来新和各级主管部门的多次努力下解决了会员企业的困难,提供融资2000余万元。目前,全市桃木生产销售企业达到200余家,从业人员近万人,全国经销商近千户,年销售收入8.6亿元,占有全国桃木制品96%市场份额,成为全国桃木旅游产品集散地。

在擦亮特色品牌的同时,泰山桃木王更是推动了肥城桃木雕刻产业发展壮大,蹚出了一条老字号带动地方产业发展、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子。其不断健全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,先后建立12个桃木雕刻研学基地,培养雕刻技艺学员300余人,拓宽群众致富渠道;构建“公司+新型主体+农户”模式,发展桃树种植40万平方米、年收购桃木2万余吨,带动群众户均增收4.2万元,实现了小农户与特色产业的紧密衔接,让从前的“烧火棍”变成了现在的“金疙瘩”。

历经多年的风雨兼程、摸爬滚打,肥城市桃木雕刻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、从小到大、从弱到强,从普通小作坊到中型作坊,再到手工与机械化结合生产的现代企业的转型,生产规模不断扩大。今天的桃木王吉祥礼品已凭借其独具匠心的雕刻图案,制作考究的先进工艺,迅速占领了海内外市场,并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与赞赏。

面对着蓬勃发展的桃木行业,王来新脸上总是挂着幸福的笑容。他说:“桃木文化是我们的传统文化,我们要继承和发扬,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桃木文化做成肥城的地标产业,让传统文化在我们手里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”。(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曹儒峰 通讯员 纪宗玉 孙梦涵 周圆斌 报道)

下一条:新城街道:乡村振兴齐鲁样板—村村有好戏 | 一刀一刻 匠心传承